【期中考前】考前衝刺怎麼安排?補教衝刺班教案設計參考!!補教系統專欄2025-10-012025-06-24 導覽目錄 Toggle前言一、針對不同學生層次分班設計教案二、彈性排課與階段性複習策略三、教學重點:教會「解題方法」勝於「練題數量」四、建立與家長的考前共識與合作結語:用教案傳遞補教價值,用系統打造衝刺效率 前言 每到期中考前一個月,補教業者總進入「戰備狀態」。學生壓力上升、家長關注度升高、老師備課加倍,行政排課也跟著拉警報。面對家長期待、學生差異與時間壓縮的三重挑戰,補教班該如何規劃一場有效的「考前衝刺課程」?本篇將以教案設計為核心,分享補習班在期中衝刺階段的教學實務安排,並結合現場經驗,提供老師與教務行政可參考的規劃邏輯與實作策略。 一、針對不同學生層次分班設計教案 一套有效的考前教案,必須先對學生進行分級處理。以國高中為例,常見的分法有:基礎班:針對觀念模糊、需從基礎題型強化的學生進階班:適合掌握基本概念、需挑戰應用與綜合題型的學生衝刺班:專注於考題實戰、時間掌控與答題策略的學生這樣的分層不僅有助於提升教學效率,也能讓學生明確知道自己的目標與學習方式。教務人員在安排時,可搭配成績追蹤或模擬考結果進行分流。如使用【校掌雲補教管理系統】這類工具,能快速依照模考分數或平時作業成績進行分班設定,並自動推播課表與提醒給學生與家長,減少重工溝通負擔。 二、彈性排課與階段性複習策略 考前複習不是「把所有章節再教一次」,而是「有策略地整理學生記憶」。建議採用三階段進程:章節總複習:彙整重點觀念與高頻題型(通常安排在考前三週)模擬測驗+題型講解:每次上課以模擬試題為主軸,搭配講解與共筆筆記重點統整+答題技巧:考前三天,協助學生做重點壓縮與時間分配訓練老師可以根據這三個階段設計不同教學節奏與教具素材,也能彈性調整班級次數與時段。在行政端,使用像【校掌雲】這樣支援排課與代課安排的系統,能大幅減少手動重排的負擔,特別在臨時加班、老師調課的情況下,能快速同步最新課表給所有相關人員。 三、教學重點:教會「解題方法」勝於「練題數量」 學生常誤以為「寫很多題就能考好」,但有效的衝刺,應該著重在:找出自己易錯的題型與觀念學會拆解題目、理解考題的邏輯掌握「如何選題」、「如何管理解題時間」補教老師在設計課堂活動時,可以安排「錯題分享會」、「學生教學生」、「限時作答演練」等活動,加強學生對解題流程的掌握,而非只是機械練習。搭配系統的作業派發與成績統整功能,也能幫助老師回收作答結果、比對錯題類型、統整全班弱點,進一步優化教學策略。 四、建立與家長的考前共識與合作 考前家長焦慮常會外溢至學生與老師。建議補習班於衝刺期開始前一週,即透過簡訊、LINE群組或家長App進行以下事項溝通:說明衝刺班安排與課程目標公布模擬測驗與成績回饋方式建議家中作息與讀書安排提醒飲食與作息規律、穩定情緒的重要性有的補教系統如校掌雲支援「家長推播」與「成績即時查詢」,可成為穩定家長信心的關鍵溝通橋梁,減少電話與臨櫃詢問。 結語:用教案傳遞補教價值,用系統打造衝刺效率 期中衝刺,是補教老師展現專業能力的重要舞台。從課程內容、時間安排到與家長溝通的每一環,都是教育價值的具體呈現。教案的設計,不能只是資料堆砌,更要能對應學生需求與學習心理;行政安排,也不該成為教學的負擔,而應透過科技工具釋放時間,讓老師專注在教學本身。透過策略性的教案設計與系統化的行政支持,每一次衝刺班,都能成為學生成長的跳板,也讓補教的專業與價值被看見、被信任、被傳承。 LINE加入好友 延伸閱讀 【教師節特輯】補教老師的職場幸福感從哪裡來? 補教行政數位升級必讀:如何讓行政人員也愛上教務管理系統? 系統功能這樣搭配,讓老師出缺勤和代課最省時|補習班管理系統推薦